設備的安全性成為了公眾關注的焦點。為了確認和保證電動汽車供電設備的安全、可靠運行,并保障使用人員和周圍環境的安全,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和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等單位共同修訂起草了《電動汽車供電設施安全要求》這一強制性國家標準。該標準的制定旨在統一電動汽車供電設備的安全準則規范,推動電動汽車及其配套設施健康、有序地發展。
而電動汽車離不開充電樁,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會推動充電樁行業的發展。充電樁作為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的核心部分,近年來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推動下,市場規模實現迅速增加。然而,盡管充電樁數量持續不斷的增加,但與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增速相比,仍存在比較大差距,車樁比尚未達到政策目標。據預測,未來充電樁市場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因此,加強充電樁建設,提高充電樁覆蓋率和充電效率,將是未來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
充電樁是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完整的充電樁主要包括充電系統、監控系統、計量計費系統等。在政策和市場雙重驅動下,充電樁產業迎來加速發展,市場規模實現快速增長。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充電樁專題研究及發展前景預測評估報告》顯示,按終端銷售口徑統計,2022年中國充電樁市場規模為372億元,同比增長69.1%,2023年約為431億元。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517億元,如圖1所示。
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爆發,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不斷提升。截至2022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310萬輛,占汽車總量的4.10%。充電樁是新能源汽車的關鍵性配套設備,行業發展速度遠跟不上市場需求。根據充電聯盟數據,截至2022年,國內車樁比約為2.5:1,距離工業信息化部此前提出的“2025年實現車樁比2:1,2030年實現車樁比1:1”的目標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如圖2所示。充電樁需求缺口大,未來我國充電樁建設仍有廣闊空間。
《電動汽車供電設施安全要求》是一項強制性國家標準,主要是針對電動汽車供電設備的安全來進行規范。該標準以GB/T 39752—2021為基礎進行修訂,旨在確保供電設備在使用的過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它適用于很多類型的電動汽車供電設備,包括但不限于充電模式2、充電模式3和充電模式4的設備。規定了符合性試驗使用的儀器設施、試驗條件、試驗部位、試驗方法和計算方式等,為設備的檢測認證提供了統一的標準。標準的適合使用的范圍廣泛,包括額定輸出電壓為1000VAC或1500VDC及以下的各類型供電設備,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指導性,模式二模式三充電示意圖如圖3所示。
如圖4所示,自今年4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GB/T 18487.1-2023以來,國標中對于漏電保護的要求和歐標趨于一致,在11.3.1中提出供電設備的剩余電流保護應具備保護交流剩余電流,脈動直流剩余電流,和6mA及以上平滑直流剩余電流的功能。
強制性國家標準征集草案中對于剩余電流保護部分也有和GB/T 18487.1-2023中同樣的要求。
草案提議中對交流供電設備的剩余電流保護均依據GB/T 18487.1-2023的要求A型漏保中對平滑直流6mA及以上的剩余電流進行監測。如圖5所示,此次提案將原有的推薦性國家標準GB/T 39752-2021全部替換為強制性國家標準。
一般漏電流分為以下四種:半導體元件漏電流,電源漏電流,電容漏電流,濾波器漏電流。
半導體元件(如PN結)在截止時,理論上不應有電流流過。但實際上,由于自由電子的存在,它們可能會附著在SIO2和N+等位置,導致D-S之間有微小的漏電流。例如在反向偏置的二極管中,一些電流流過耗盡區,該電流稱為漏電流,極管反向偏置時電流載體的反應如圖6所示。
在開關電源中,為減少電磁干擾(EMI),通常會設置EMI濾波器電路。這個電路會導致電源在接上市電后對地有一個微小的電流,這就是電源漏電流。如果不接地,設備的外殼可能會對地帶有電壓,不僅可能對人體造成不適,還可能影響設備的正常工作。
電容器的介質并非完全不導電,當電容加上直流電壓時,會有漏電流產生。這種漏電流的大小與電容器的絕緣性能有關。除電解電容外,其他電容器的漏電流通常很小,用絕緣表示其絕緣性能;而電解電容因漏電較大,直接用漏電流表示其絕緣性能。
在額定交流電壓下,濾波器外殼到交流進線任意端的電流即為濾波器漏電如果濾波器的所有端口與外殼之間是完全絕緣的,那么漏電流的值主要根據共模電容CY的漏電流,即CY的容量。由于濾波器漏電流的大小涉及人身安全,國際上各國都有嚴格的標準規定。例如,對于220V/50Hz交流電網供電的設備,一般要求噪聲濾波器的漏電流小于1mA,電磁兼容濾波器中的漏電流如圖7所示。
在有防止觸電保護設施的情況下,人體允許通過的電流一般可按30mA考慮,10mA則是作為人體的安全電流,如圖8所示。電流在體內的維持的時間是電流強度的函數,在該圖表中,交流電流的影響分為四個區域。
心室顫動閾:通過人體引起心室纖維性顫動的接觸電流最小值,注:曲線以上會發生燒傷/心博停止/呼吸停止。
①在帶隔離變壓器的系統中,如果直流分量超過一定值,就會造成隔離變壓器飽和,導致系統過流保護,甚至損壞功率器件。
②在不帶隔離變壓器的系統中直流分量將直接對負載供電。對于非線性負載,直流分量會造成電流的嚴重不對稱,損壞負載。
③直流分量不僅給電源系統本身和用電設備帶來不良影響,還會對并網電流的諧波產生放大效應,由此產生電能質量上的問題。增加電網電纜的腐蝕;導致較高的瞬時電流峰值,可能燒毀熔斷器,引起斷電。國際上目前對直流分量上限規定基本一致,中國、美國、英國等的相關并網標準規定直流分量不允許超過每相電流額定值的0.5%或5mA。
①TypeAC指普通的正弦交流電,用普通互感器檢測不適用于EV charging及絕大多數漏電檢驗測試要求。
②TypeA指在A型的基礎上還有脈動直流,一般用零序互感器檢測。現在國內EV charging正在使用,檢測的保護閾值在10mA~30mA不等(IC-CPD中的互感器磁芯一般選擇坡莫合金)。原理與AC型一樣,與AC型的不同之處在于對磁材進行了改動。提高了對脈動直流的靈敏度。AC型互感器檢測的是一個完整的正玄波,該正弦波所產生磁滯是一個完整的環,磁通量Δ較大。而躍動的直流電相較于前者只有半個周期,其對應的磁滯環甚至不到一半,產生的磁通量遠小于Δ。A型和AC型都是基于磁通量的變化來檢測電流,所以如果電流是平滑的,互感器將無法檢測。
③TypeB的是在A型漏電的基礎上還有平滑直流和斷續直流,用磁通門傳感器檢驗測試。它是利用被測磁場中高導磁率磁芯在交變磁場的飽和激勵下,其磁感應強度與磁場強度的非線性關系來測量弱磁場。
被測磁場中高導磁率磁芯在交變磁場的飽和激勵下,其磁感應強度與磁場強度的非線性關系來測量弱磁場的。這種物理現象對被測環境磁場來說好像是一道“門”,通過這道“門”,相應的磁通量即被調制,并產生感應電動勢。利用此現狀來測量電流所產生的磁場,從而間接的達到測量電流的目的。
整個過程可以概括為:當磁通門式電流傳感器工作時,激勵線圈中加載一固定頻率、固定波形的交變電流進行激勵,使磁芯往復磁化達到飽和。在不存在外在電流所產生的被測磁場時,則檢測線圈輸出的感應電動勢只含有激勵波形的奇次諧波,波形正負上下對稱。當存在直流外在和激勵交變磁場,直流被測磁場在前半周期內促使激勵場使磁芯提前達到飽和,而在另外半個周期內使磁芯延遲飽和。因此,造成激勵周期內正負半周不對稱,從而使輸出電壓曲線中出現振幅差。該振幅差與被測電流所產生的磁場成正比,因此能利用振幅差來檢測磁環中所通過的電流,磁通門測量電流原理如圖10所示。
一般磁性材料都有S形狀曲線的特性,稱之為磁滯回路(hysteresis loop),如圖11所示。此磁滯回路曲線建立在B—H的坐標軸上,為磁性材料遭受完全磁化與非磁化周期,圖示為典型磁滯曲線的鐵心,如果曲線由a點開始,此點表示最大正磁化力,至b點磁化力為零,然后下降至c點為最大負磁化力,再至d點磁化力為零,最后返回最大正磁化力的a點,此即為整個磁性周期。優選高導磁率、低矯頑力磁芯。
通過車載OBC充電時,會存在兩相/三相整流濾波等交直流變換環節,當回路中有漏電情況時,大部分都是直流漏電,即脈動直流電流、平滑直流電流或含有平滑直流成分的復雜交流電流,車載OBC充電漏電流的產生如圖12所示。
為了滿足包括GB/T 40820和GB/T 41589在內的標準,電動汽車的充電需要一個剩余電流傳感器,以避免車輛電池(DC)連接到家用電源(AC)的危險情況。傳感器僅滿足GB/T 40820和GB/T 41589標準的關斷特性(監測剩余電流)。一定要使用額外的驅動電路來驅動GB/T 40820和GB/T41589中定義的動作執行機構,電動汽車模式2/模式3漏電流檢測如圖13所示。
保護人身安全一直是電氣系統模塊設計的第一個任務,當保護回路含有直流剩余電流成份時,普通的AC型RCD(剩余電流保護設施)有幾率存在“致盲性”,RCD的致盲性如圖14所示。直流分量將會降低AC型RCD內互感器的磁場強度和磁感應電勢(磁芯將被該直流電流預磁化)并且可能會引起對剩余電流不敏感,使RCD拒動作。為此,在給電動汽車充電時,需采用A型(防脈動直流)或B型(防平滑直流)RCD來進行保護。
注:國外要求A型RCD基礎上還需單獨增加一個RDC-DD(6mA平滑直流檢測裝置,目前新國標和強制性國家標準也更新了此要求!
針對新國標和強制性國家標準對于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模式二隨車充(IC-CPD)、模式三交流充電樁的剩余電流保護要求,MAGTRON推出RCMU1O1SM7系列剩余電流傳感器基于MAGTRON iFluxgate@技術,核心處理芯片采用自主研發的SoC,集成自檢功能和邏輯判斷,模塊化設計。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舉報投訴
升級 /
綜合電氣安規測試PROFITEST PRIME AC,具備以下特色功能,符合GB/T 24347-2021相關
及方案 /
科技領域企業、主機廠、Tier1、高校院所、機構中心等單位聯合參與編制。 該
征求意見中 /
受多個因素的影響,包括電池技術、車輛設計、軟件系統等。以下是幾個關鍵的技術領域,這些領域的持續研發能更加進一步提高
技術 零信任參考體系架構》發布 /
充電樁設計與實現 張穎姣 安科瑞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嘉定 201801 摘要:基于云計算平臺的建立,我國
充電樁設計與實現 /
草案以應對 /
(EVSE)? /
的保證與驗證有哪些? /
的決議 /
C51單片機開發工具Keil UV4 (Keil C51 μVision4) v9.01
24小時服務熱線:400-051-6112
市場部:400-051-6112 采購部:400-051-6112